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新刊速读|乔晓楠、王奕: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异质性影响
最新动态
新刊速读|乔晓楠、王奕: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异质性影响
2025-07-232




作者简介

乔晓楠(通信作者),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

王奕,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

*  本文系个人观点,不代表供职机构意见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,扩大内需成为稳定经济的关键。过往研究多聚焦收入流量对消费的影响,而随着我国家庭财富积累加速,财富存量对消费的作用日益凸显。在此背景下,《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异质性影响—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(CFPS)的经验分析》探究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影响,对完善财富积累机制、提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一、研究消费的创新视角

理论视角拓展。文章突破传统收入视角,基于第三代消费理论,从资产流动性、城乡差异、消费结构等多维度分析异质性,揭示非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、房产与非房产等因素影响平均消费倾向的新特征。

数据时效性。文章使用10年长周期微观数据,捕捉新时代家庭资产结构变化(如房产占总资产比重、耐用消费品资产增长等),更贴合当前经济现实。

政策针对性。文章首次明确“中等偏上家庭”“城镇房产”“农村非流动资产”的关键作用,区分资产对平均消费倾向与恩格尔系数的异质性影响,为差异化政策提供实证支持。

二、研究数据与方法

文章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(CFPS)2012-2022年数据,涵盖家庭资产(房产、生产性固定资产、土地资产、耐用消费品资产、金融资产)、负债(房贷、金融负债)及消费支出等信息,构建家庭层面非平衡面板数据,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家庭资产与消费的变化趋势。核心变量包括家庭平均消费倾向(消费性支出/ 家庭纯收入)、资产规模(总资产及按流动性、是否含房产细分的资产)、消费结构(8类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)。通过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,就中国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检验。

三、主要发现

(一)家庭资产规模上升会显著增加平均消费倾向,非流动资产和房产的提升作用更大,中等偏上家庭最显著,说明提振消费需要重点关注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和中等偏上群体。

(二)乡村居民的非流动资产提升作用更大,而城镇居民的房产提升作用更大,说明提振消费必须考虑城乡差异,城市中要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,而农村中还要额外关注土地市场。

(三)资产对家庭设备及日用品的平均消费倾向提升作用最大,消费升级特征明显,这与收入的影响恰好相反,说明当前阶段应当以高质量的消费供给创造有效的消费需求。

四、政策建议

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促进其资产保值增值,包括完善工资增长机制,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(如优化社保资金入市、丰富债券产品等);发挥房产和非流动资产在提振城乡家庭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,差异化激活资产,如城市稳房价、推进城中村改造,农村保障土地增值收益、补贴农机更新;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,大力发展服务消费,使资产的财富效应充分释放,如支持汽车、家电以旧换新,发展银发经济、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,促进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场景创新等。

综上,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,未来政策需兼顾资产结构、城乡差异与消费升级方向,充分释放财富效应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

原文出自: 乔晓楠,王奕. 家庭资产对消费的异质性影响——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(CFPS)的经验分析[J].金融市场研究,2025(7):11-26.


中国知网《金融市场研究》


《金融市场研究》


《金融市场研究》(CN10-1052/F)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办,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融类月刊,2015年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首批A类期刊。杂志发布金融市场权威信息,探讨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、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建设,关注金融市场的长期性课题,兼顾宏观经济等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。

如需投稿



爱研究的小伙伴们可将稿件发送至:

FMR@nafmii.org.cn

与远方的同道者分享您的真知灼见吧!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当月期刊


注:本文来自NAFMII资讯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