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新刊速读|汤俊 等:银行间市场债券现金要约收购:应用场景和机制优化
最新动态
新刊速读|汤俊 等:银行间市场债券现金要约收购:应用场景和机制优化
2025-08-021




作者简介

汤俊,申万宏源证券副总经理、执行委员会委员

刘凡,申万宏源固定收益销售交易总部总经理助理

周辰熙、梁高远、马卿原,申万宏源固定收益销售交易总部

*  本文系个人观点,不代表供职机构意见。

债券现金要约收购(Bond Cash Tender Offer)是发行人向债券持有人发出以现金方式回购部分或全部债券的要约,是一种高效的主动债务管理工具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,发行人主动管理债务的需求日益增强。2020年11月,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《关于试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现金要约收购业务的通知》,标志着该业务在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正式启动。截至2025年3月末,已累计落地221单现金要约收购,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《银行间市场债券现金要约收购:应用场景和机制优化》系统梳理了美国债券市场现金要约收购的监管政策、定价模式与典型案例,结合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实践,提出了四类典型应用场景,并针对当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,提出五项优化建议。

一、美国市场的经验借鉴

美国债券市场现金要约收购制度成熟,监管体系以《威廉姆斯法案》和《证券交易法》为核心,强调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。其定价模式多样,包括固定价格回购、瀑布式回购、荷兰式拍卖和二级市场回购等。典型案例方面,苹果公司通过固定价格回购优化债务结构,通用电气则通过瀑布式回购缓解流动性压力、稳定市场信心。这些案例显示出现金要约收购在债务管理、市场预期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二、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发展现状

我国银行间市场自2020年底启动现金要约收购试点以来,业务逐步成熟,实际回购比例持续提升,2024年已达93.7%。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决策与公告、要约申报、结果公布与结算三个阶段。与持有人会议机制相比,现金要约收购操作更灵活、效率更高,已成为发行人主动管理债务的重要工具。

三、境内四类典型应用场景

一是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,在“一揽子化债”政策背景下,现金要约收购成为地方政府平台提前兑付债券、实现债务清零的重要方式。二是优化企业负债结构,企业通过回购高息债券、重构现金流,降低融资成本,提升财务稳健性。三是提升资本市场形象,企业通过回购低评级、小规模或受负面舆情影响的债券,统一债项评级、消除合规风险、稳定市场信心。四是开展债务重组,在债券市价低于面值时,企业可通过折价收购实现债务重组,减轻财务压力,降低违约风险。

四、机制优化的五项建议

一是完善定价机制,建议引入“荷兰式招标”“美式招标”等市场化定价方式,或采用“基准利率+利差”的浮动定价,提升定价公平性与市场适应性。二是出台ABN专项政策,针对资产支持票据(ABN)产品结构复杂、参与主体多的特点,制定专门政策,提升其流动性与可操作性。三是在保障公平前提下,允许专业机构以自有资金参与标的债券交易,提升收购效率与成功率。四是推动建设标准化线上系统,实现债券锁定、资金结算、信息披露等环节的自动化与透明化。五是强化投资者保护,确保所有持有人享有平等回购机会,避免选择性购回,对低价收购行为应要求充分说明合理性并取得投资者认同。

五、结语

债券现金要约收购作为一种灵活、高效的债务管理工具,在我国债券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通过制度优化与机制创新,可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化、规范化水平,助力企业优化负债结构、化解债务风险、提升资本市场形象。未来,建议在监管引导下,持续完善制度体系,推动现金要约收购业务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应用落地,为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原文出自: 汤俊,刘凡,等.银行间市场债券现金要约收购:应用场景和机制优化[J].金融市场研究,2025(7):99-45.


中国知网《金融市场研究》


《金融市场研究》


《金融市场研究》(CN10-1052/F)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、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办,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融类月刊,2015年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为首批A类期刊。杂志发布金融市场权威信息,探讨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、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建设,关注金融市场的长期性课题,兼顾宏观经济等领域的重要问题研究。

如需投稿



爱研究的小伙伴们可将稿件发送至:

FMR@nafmii.org.cn

与远方的同道者分享您的真知灼见吧!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当月期刊


注:本文来自NAFMII资讯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